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21亿台,2022年预计报废量超2亿台。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透露,家电领域已有6家龙头企业自愿申报参加2022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共申报废旧家电1700万台,约占全年报废拆解总量的20%。业内专家指出,废旧家电回收企业难盈利、废旧家电“汰旧换新”意识较弱成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的两大难题。
回收体系两大难题亟待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废旧家电回收企业难盈利,以及废旧家电“汰旧换新”意识较弱成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面临的两大难题。
当前我国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原则,通过向家电生产商、进口商征收处理费用,补贴给正规拆解处理企业,目前共有5批109家处理企业入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在保证废旧家电回收畅通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拆解企业的盈利还未得到充分保障。
当前,我国向“四机一脑”生产企业每台征收7元至13元,对拆解企业基金补贴每台25元至100元。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基金收支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同时基金汇款到账存在滞后,这使得废旧家电企业在账面上表现为盈利,实际上却没有现金流,正规拆解企业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以旧换新已经成为家电行业的重要商机,家电产品能否到期退役成为家电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消费端,我国消费者对各种家电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的了解程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升。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行业标准,规定家电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在8-12年,但是用户对此标准知之甚少。
“国内消费者在使用家电中存在大量超期服役的现象,很多大家电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坏不换’的情况。”对此有专家建议,政府应通过出台政策等方式引导家电回收拆解,提升用户对老旧家电使用的认知水平,进而完成老旧家电的换代消费,推动内循环的发展。
互联网+家电回收大显身手